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撿滿字紙而歸

NCP2016-017-0054_P001

這件作品攝於1960年代的高雄美濃,美濃的客家聚落一直保有「敬字惜紙」的儒家傳統文化。漢文化圈對文字的崇敬表現在對於字紙的愛惜,「敬字惜紙」的傳統在宋朝就已經出現,寫有字的紙不可以任意丟棄或踐踏,必須放入字紙簍,等待如照片中挑著大竹簍,專門收集字紙的老婦人出現,交給他們挑到「敬字亭」焚燒。敬字亭又稱為「聖蹟亭」,因為人們認為文字帶來文明與知識,並相信文字由倉頡所創,因而尊倉頡為聖人,其所造之文字則敬為「聖蹟」。在敬字亭下方的石牌供奉著倉頡、孔子、文昌帝君等與教育有關的神祇,足見客家聚落對於教育與文化的重視。

美濃的惜字組織「美濃聖蹟會」是在廣善堂的儒教推廣下成立,由地方仕紳鍾作岳創立於大正九年(1920年)。於每年「天公生」(即正月初九),由廣善堂的「美濃聖蹟會」主辦舉行「送聖蹟字紙祭」,依循古禮科儀敬拜,以客家八音帶領群眾,將各處字紙亭收集來的字紙灰挑到美濃溪畔傾倒入河水中,透過河神傳達崇敬的心意。

這張照片中兩位收集、撿拾字紙的美濃老婦人,其中前者穿著傳統的大襟衫和烏褲,挑著字紙樓,經過一處菸樓和民宅,彷彿可以聽見她們邊走邊喊:「收字紙哦!」民宅後方是一大片的菸草田,臺灣大規模種植的菸葉是由日本殖民政府於1936年引進,是當時美濃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