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凝視百年來的藝術家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開幕

  藝術家透過鏡頭所拍攝的自我身影,在容貌、表情、姿態、身體特徵的表象之下,寄寓著對於個人身份、意識的自我凝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以此角度切入,探討臺灣攝影及影像藝術史中,有關創作者自我觀看暨自我展演的創作軸線。此展今(17)日下午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舉辦開幕式,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林淇瀁董事長、策展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陳永賢教授,以及參展藝術家與其親友們等多位貴賓皆蒞臨參與。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呈現從日治時期、戰後、解嚴到當代時空下,豐富且多重面貌的藝術家身影。展覽由兩個子題交織相扣:「凝視自我」關注創作者自我認知的心理空間,透過主觀創作,深層探究內在自我;「反身顯影」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探索生活、信仰、價值體系與社會結構、時代脈動,以開展多元議題的反思。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表示,本次展出作品的創作年代跨越百年的歷史時空,包含平面攝影、行為錄像、影像裝置、數位科技應用等不同的表現形式。一方面建構臺灣攝影的歷史與發展脈絡,另一方面,更加呈現攝影作為藝術創作形式的獨特性與重要性,並增進公眾對攝影及影像藝術的認識。本次展覽共展出50位藝術家,多達百餘件的平面與錄像作品,這些豐富的作品,不僅展現創作者探索身體作為創作媒介的可能性,更揭示了藝術家勇於自我挑戰的創作想像,打開探索多重鏡像世界的閱讀空間。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林淇瀁董事長認為,本次展覽以創作者的自我形象為鏡,打開探究個人、他者、社會與時代的對話;透過這次展出豐富的作品,映照出藝術家們的創意思路,同時為觀眾們帶來自我影像的想像與理解,並見證臺灣百年來豐富的攝影創作,深具意義。

  策展人陳永賢提到,「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藝術家們的創作「不平凡」的藝術思維,讓我們看見「生而為人」的生命課題,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藝術實踐是如何與社會、文化、歷史的脈絡軌跡交織疊合。策展人也特別提到,本次展覽特別獻給攝影家張照堂及侯淑姿老師,兩位老師畢生奉獻予藝術,他們的創作身影呈顯於攝影作品之中,本展亦是對於他們畢生的創作,致上最高的敬意。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以藝術家的自我形象與身體為媒介,展示了藝術家如何透過多元且豐富的創作展現自我形象,並反映對自我身份與外在環境的提問與認同。本展將邀請觀眾走入藝術家的創作身影之中,感受自我與社會時代的共鳴,以及攝影所造就自我觀看方式的變革,孕育且展現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展覽自即日起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凝視自我」展期至8月18日、「反身顯影」展期至9月22日)。展覽及相關推廣活動資訊請至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查詢:https://ncpi.ntmofa.gov.tw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凝視自我
展覽期間:2024年4月23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
展覽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1-303、305展覽室
展覽資訊:https://reurl.cc/5vpGeR

反身顯影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2024年9月22日
展覽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201-203展覽室
展覽資訊:https://reurl.cc/GjEo73


新聞聯絡人: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王湘緹 02-8978-7040 #302
國立臺灣美術館  嚴碧梅 04-2372-3552 #123
業務承辦人: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莊晉丞 04-2229-8928 #504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至18:00(每週一休館)
官網:http://ncpi.ntmofa.gov.tw
Facebook:www.facebook.com/NCPITaiwan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ncpi_taiwan
三樓的「凝視自我」子題,呈現當代藝術家使用數位科技等技術改變或疊合自我影像。

三樓的「凝視自我」子題,呈現當代藝術家使用數位科技等技術改變或疊合自我影像。

三樓的「凝視自我」子題,展示從日治時期至解嚴後珍貴的攝影家自我影像。

三樓的「凝視自我」子題,展示從日治時期至解嚴後珍貴的攝影家自我影像。

二樓「反身顯影」子題展出多件錄像作品,參展藝術家廖祈羽透過角色扮演與模擬情境,呈現生活中無法言說的感觸。

二樓「反身顯影」子題展出多件錄像作品,參展藝術家廖祈羽透過角色扮演與模擬情境,呈現生活中無法言說的感觸。

李小鏡將自我臉部以數位手法創作成猿猴進化至新人類的模樣,帶給人們對於物種演化的反思。

李小鏡將自我臉部以數位手法創作成猿猴進化至新人類的模樣,帶給人們對於物種演化的反思。

崔廣宇在錄像中不斷閃躲從空中掉落的物品,藉由身體行為,探詢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的意義。

崔廣宇在錄像中不斷閃躲從空中掉落的物品,藉由身體行為,探詢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的意義。

張照堂在自家陽台上拍攝的自我形象,模糊的畫面呈現虛空視覺意象。

張照堂在自家陽台上拍攝的自我形象,模糊的畫面呈現虛空視覺意象。

鄧南光於肖像中自信面對鏡頭,展現歲月的更迭與生活境遇。

鄧南光於肖像中自信面對鏡頭,展現歲月的更迭與生活境遇。

許淵富,〈自拍像〉,1962,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許淵富,〈自拍像〉,1962,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策展人陳永賢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策展人陳永賢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參展藝術家姚瑞中於展覽開幕式特別化身為「犬儒共和國大使」,在開幕式中以「致詞」方式進行行為藝術。

參展藝術家姚瑞中於展覽開幕式特別化身為「犬儒共和國大使」,在開幕式中以「致詞」方式進行行為藝術。

參展藝術家何孟娟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參展藝術家何孟娟於展覽開幕式致詞。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左三)、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向陽)(左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珊(左一)、策展人陳永賢(右三)、參展藝術家姚瑞中(右二)、參展藝術家何孟娟(右一)。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左三)、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向陽)(左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珊(左一)、策展人陳永賢(右三)、參展藝術家姚瑞中(右二)、參展藝術家何孟娟(右一)。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二排右五)、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向陽)(二排右六)、策展人陳永賢(右四)、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右三),及其他參展藝術家及家屬。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二排右五)、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向陽)(二排右六)、策展人陳永賢(右四)、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右三),及其他參展藝術家及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