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植物誌(二)—巫醫:巫醫之眼〉

〈植物誌(二)—巫醫:巫醫之眼〉

1994年我以沒有相機的攝影觀念創作了《植物誌一》系列系列作品,一種另類的攝影的創作方式。當時數位攝影還在啟蒙,電腦影像處理更是少有人參與,我以電腦數位掃描機來創作,並且提出「暗房終結者」的觀念預言數位影像將會主宰未來的攝影創作。傳統底片攝影必將式微,而那手工的攝影「靈光」也將消失,這是喜好底片攝影的人最為感嘆的。



2010年我又重新發現電腦數位掃描其實是可以創作出影像的「靈光」。使用超高倍數的數位掃描機創作可以將物體的表相與質感鉅細靡遺的顯現出來,甚至將掃描的動作本身也忠實的呈現,這一些攝影製作過程中被認為是難以控制的瑕疵,例如灰塵、髒點、指印、刮傷等等也都清清楚楚的被忠實的記錄下來,這一些東西就像是攝影剛剛發明時,每次顯影一張玻璃版照片都是一次新的作品,每一次都充滿手工的趣味與挑戰,那就是攝影「靈光」的所在。



照相寫實畫家恰克.克羅斯(Chuck Close)將人物頭像照片以超級寫實的技術放大到三公尺高,寫實的程度比照片還寫實,而他稱作品為「觀念藝術」。我的這一系列新的植物誌創作除了延續之前的無相機攝影觀念之外,同時提出一個攝影本真的靈光呈現,這是在數位攝影技術之下重新找回傳統攝影的精神,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觀念藝術,重新回歸到光線被固定在底片或感光體上的那一件事上。



這一系列作品因為平面掃描的關係,視覺空間不同於一般單點透視的攝影視覺,黑色幽暗的背景讓人有一種密閉的窒息感,也增添了一些西洋人物古畫的氣息,簡單的背景襯托出特寫的主體。先進的電腦技術讓我們發現了一些平時不曾仔細觀察的細節,使得物件主體的肌理細節鉅細靡遺的呈現在眼前,似乎是打開了認識植物的另一道門。花粉、汁液、枯斑、粉塵、細絲都在強烈的燈管掃描下顯現,而這也因為技巧與形式而增加了處理內容的難度。



同時因為植物在經過隨意安排之後,無意間我們似乎重新認識了植物在與人互動之下的一些可能性。我刻意將製作過程中手工的質感保留希望攝影的靈光可以在造型與光影之間重現。這是創作《植物誌二》的初衷,也是希望失去攝影靈光的數位攝影可以有一絲手工的趣味,來向傳統攝影致敬。


 

《植物誌二》系列有一百多張,每張都超過500MG,檔案很大。經過多年的洗鍊持續在演化與增加當中,於2016年分為螢光派對、畫意派、現代主義、巫醫、東方情境五組又各自發展下去。



《巫醫系列》創作內容強調一種儀式性地對話紀錄感覺。其中〈幸運符〉、〈巫醫令〉、〈短葉水蜈蚣〉等都像是一個原始宗教祭祀工具或儀式過程裡的記憶與紀錄。〈扎草人〉運用了Photoshop畫出極細線條,有不同版本黑白線條,就像是不同情境紀錄。



《東方情境》系列內容敘述一種東方文化花藝與繪畫意境的表現,結合水墨渲染、幽暗光影、含蓄的色調,與數位影像刮擦手工的「靈光」,表現出一種禁錮的傳統裡有一絲特別的新奇。〈小籠包澤瀉〉、〈香蒲斑斕〉有傳統底片破舊傷害的痕跡,〈染墨〉、〈墨色澤瀉〉、〈射干籽檸檬天竺葵〉刻意增加了水墨畫渲染的黑影,〈塑膠艾納香〉有如隔著一層糖衣,都想表現不同的新奇。

 



參考資料/章光合-創作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