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NCP2020-004-0006-058 林投林

NCP2020-004-0006-058 林投林

在這幅南國圖畫中,陽光正耀眼。臺灣的盛夏就如想像中的炎熱,但一株占地幾坪的榕樹下也能自然消暑,香蕉、椰子樹的樹蔭下微風陣陣,是一把能讓你忘卻酷熱的天然大扇子。照片是一位本島青年在林投樹上,享受著從海岸吹來的涼風,腰際還裹著布,果然有充分準備啊!可謂南部臺灣特有的畫面。林投樹在臺灣各處都有生長,樹葉可製成高價的林投帽,果實可入藥。葉子和果實都與鳳梨相似。


【以上為寫真旁附原文】




林投,又名露兜、野菠蘿、豬母鋸、水拖髻等,臺灣各地常見生長於路邊、溪谷,耐鹽耐風,種植於海岸有防風功用。「林投帽」使用漂染過的林投葉、馬尼拉麻為原料,以手工編製。「公裝夏帽仿西歐,編織新搜樹葉柔。洗去泥塗膚自白,絕無芒刺背能留。葛巾陶令思歸隱,箬笠蘇公愛自由。嘉木蕃生徧臺島,此鄉番語號『林投』。」這首由許南英(1855-1917)所做的《林投帽》,描述了編製林投帽的過程,也反映了當時模仿歐美而製帽的背景。「林投帽」可謂緊跟著大甲藺草帽之後的後起之秀,以模仿「巴拿馬帽」而聞名,所以又稱「臺灣巴拿馬帽」或「東洋巴拿馬帽」。日治時期臺中廳下大甲支廳、牛罵頭支廳、新竹廳下通宵支廳、苑裡庄,都是「林投帽」主要產地。值得注意的是,西元1931年發行的《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收錄一張「林投樹蔭下乘涼的本島人」,影像內容完全,但說明文字指這是「淡水石門到金山街道所拍攝到的一個場景」,顯然與本照片所指高雄州的地理位置有出入。




徐佑驊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