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高雄州轄下的檳榔樹林情景。檳榔樹全島皆有分布,然以中南部為多。檳榔樹從根部到末端的粗細幾乎相同,有些高度可達三、四十尺。樹頂有羽狀葉輪生,一年四季能連續開花、結果。果實能做收斂劑,主要是本島廣東人有將加上石灰的荖葉包著(檳榔果實)、放在口中以牙齒咀嚼的習慣,甚而使之成為一種奢侈品。若去臺灣南部,看到男女口中不知嚼食著何物,那就是〔檳榔〕了。伐其老樹,可替代杉木作為建材。
【以上為寫真旁附原文】
檳榔,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多雨的環境,種植五、六年後可開花結果,存活期可達約五十年,學名Areca catechu,「檳榔」一詞來源於馬來語「Pinang」,中文又譯為賓門、仁頻、洗瘴丹等。文獻中記載漢武帝時的中國長安,已有檳榔樹(仁頻),而在東漢、六朝時期,被記入藥典。南北朝時,部分達官貴人也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隋唐以後,鄰近檳榔產區的兩廣、福建、四川、雲南等地,與南洋、南亞一帶同樣形成嚼食檳榔的生活習慣與文化,檳榔既具有宗教禮儀的祭品性質,也是可做為致歉、感謝、聯絡情感的社交物品。檳榔與椰子外型很相似,然檳榔的樹幹細瘦,葉短而密,椰子樹幹壯碩,葉長而疏。日治時期,在各類的圖像應用中,檳榔、椰子、芭蕉等熱帶植物,都是具有南國之境、殖民地臺灣的表徵。圖說中提到臺灣本島的廣東人嚼食檳榔,應是中國閩、粵移民從原鄉移入的習俗;臺灣原住民如排灣族、阿美族的祭典和宴會也會使用檳榔。
徐佑驊 -「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