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NCP2020-004-0006-018 泰雅族婦女織布

NCP2020-004-0006-018 泰雅族婦女織布

泰雅族的固有習俗,男子以出草獵得首級被認可成年,女子則以嫻熟織布技巧時在臉上文面表示成年。布的原料是自製的苧麻絲,多為白底豎紋,但太魯閣群有時會將棉絲、毛絲混合織就。染料主要使用的是取自薯榔(像蒟蒻薯的東西)根的茶褐色汁液。


【以上為寫真旁附原文】




照片是兩位原住民少女在家屋內織布的景況,兩人都尚未文面,應還在學習織布未及成年。臺灣原住民的傳統織布機以水平織帶機為主,又分為水平式背帶腰織機、足撐式背帶機,泰雅族使用的傳統織布機以足撐式背帶機為主,其結構包括:由整塊木材刨挖而成的qongu織布箱、kikut固定布軸、bgira打緯棒、ikus梭子、wakil背帶、kusun綜絖棒、qara分隔棒、lmamu挑花棒。織布者在進行時席地而坐,腰帶繫於腰間、足撐織布箱增加布的張力,又稱「地機」。泰雅族女子在七、八歲時,便會跟隨母親或家族女性長輩學習種植苧麻,以及剝取纖維、染色、製線、織布的技術。苧麻線染色的原料萃取自植物根、莖、葉的汁液;薯榔根內部有紅肉多汁的纖維,染色時將其去皮、切片,放入大鍋加熱,並與白色苧麻線一起煮沸二至三小時,清洗風乾後即可得紅色苧麻線。薯榔汁液不僅可強韌纖維,更具有防潮、防蟲的功能。《臺灣寫真大觀》中也有一張同名寫真,但照片裡的泰雅族婦女坦露雙乳、背著一個嬰兒,額上、兩頰、唇部有清楚的紋樣;她坐在室外的地上織布,旁側還有兩位稚童。該寫真的原文說明與此張照片說明文內容幾乎相同,惟最末多了一段描述:「這張照片是正在紡織的蕃婦,在她背上天真無邪的嬰兒,以及蹲著的兩個孩子也是她的愛子吧?」另一張約1920年代、由新高堂發行的彩色明信片,與《臺灣寫真大觀》也是同一位織布的原住民婦女,只是圍繞在旁多了一位綁著頭巾的婦女以及更多的孩童。明信片的說明文字記錄其為Ririyon社(今新竹縣五峰鄉玉峰村)泰雅族婦女。




徐佑驊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