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一年有兩穫,收成時節滿山都是金黃色的花⋯⋯明治三十二年總收穫量是兩百萬石,昭和四年時已達七百萬石,可謂連年豐收。稻米是本島三大農產品之一,總督府目前也正致力於獎勵品種改良與栽培工作上。特別是近幾年,蓬萊米栽培的成效卓著,有大部分輸往〔日本〕內地,在市場上與內地米受到同等待遇。照片攝於一期稻作收穫時。
【以上為寫真旁附原文】
此照片為農家收割稻米的情景,圖中央為打穀用的農具「摔桶」,又稱稻桶、打穀桶。總督府殖產局於1921(大正10)年出版的《臺灣之農具》,記載其名為「削桶」,或稱「楝桶」、「粟桶」;整體農具包括削桶、桶梯、笨仔三個部分,作為稻穀脫殼之用。削桶為底部的大桶,通常為橢圓形或梯形,用來承裝稻穀;桶梯斜架在摔桶內,以人力將稻穀拍、摔在桶梯上,讓穀粒脫落在桶內。使用時,在桶上架竹竿、圍上麻布網,即「笨仔」,避免打穀的過程中稻穀噴飛。以上三部分裝置可靈活拆卸,在摔桶底部有鐵環穿繩牽拉,便於在田間移動。收穫時節農家在稻田打穀的田園風景,散見於各寫真帖,並以臺灣特有風情畫的姿態活躍在廣為傳布的明信片上,如發行過許多明信片的鈴木勇進堂,有一張本島人稻米收割情景的明信片,圖說為:「(台灣)本島人稻刈取リノ景」、「Custom of Formosa」;生蕃屋商店發行的明信片,則將打穀桶與踩踏龍骨車並置在同一個畫面中,圖說為:「(台灣)本島人ノ稻扱ト龍骨車」、「HARVESTING BY NATIVES AND THEIR WATERING MILL.」這些收穫、打穀的圖像與說明,大部分以臺灣本島人(漢人)為主,但也有少數是原住民使用同樣農具的圖像,應可理解為原住民部分農作逐漸漢化的過程。舉凡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圖像主題,一方面作為臺灣殖民地的象徵,另一方面更是對外宣傳的重點。日治時期皇族來臺,臺灣總督府多會安排這類本島人生活場景供皇族觀覽,記錄1927(昭和2)年鳩彥王(1887-1981)來臺訪視的《朝香宮鳩彥王殿下臺灣御成寫真帳》就有水牛耕田、水稻農作等寫真,以及演示打穀桶收穫的場景。
徐佑驊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