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70年代,進入港臺武俠片的鼎盛時代,此時正值中國文革浩劫,以及臺灣戒嚴時期,香港武俠當時也以「國片」身分進入臺灣,再加以亞洲工業化背景之下工作環境壓迫,激活視覺感官的動作過招之「武」,與正邪不二立的熱血情操之「俠」二字,轉換成銀幕上馳騁想像的「文娛」,讓港臺觀眾得以於人心動盪時代,以快意恩仇解其心中鬱結之氣。
長久以來,港臺兩地的電影,尤其是武俠電影因有共同市場,創作人員互通有無,加以「新派武俠」自1950年代開始出現,金庸(1924-2018)、古龍(1938-1985)及梁羽生(1924-2009)等巨擘,以及香港大武俠時期一眾作家的奇想湧現於報紙連載當中,新派武俠為傳統武俠小說基礎上增添現代元素,破格演繹中國歷史,內容變 化萬千,極富娛樂價值,使60年代掀起以邵氏電影公司為中心的武俠電影革命,武俠熱一路延燒至80年代。
另一方面,經轉化融入黃梅調戲曲之服裝、唱腔與樂曲而產生的新電影類型「黃梅調電影」,也在1955年《天仙配》於香港造成轟動後蔚為風行,李翰祥的《貂蟬》(1958)也開啟了他與邵氏黃梅調電影的系列合作,其1963年李翰祥導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更是紅極一時,創下當年臺灣票房達900萬元的空前紀錄。
謝震隆的劇照師生涯既然發跡於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自然在60-80年代躬逢其盛,涉足此二類古裝電影劇照的拍攝工作。當年邵氏原來拍攝劇照的方式是傳統的「拍代照」,即以快速圖形相機(speed graphic)裝配4x5底片,架好三腳架後,將男女主角和演員們都安排到一個場景中拍攝,然而這樣僵化制式的拍法,勢必使此二類電影的武俠與唱唸動態、復仇行俠或靈動沉吟流轉間的神韻,舉手投足間的風采大量佚失。
謝震隆因此仍改採拍攝現場側拍方式進行,發揮其紀實攝影之長,捕捉與特寫演員於強烈對比的光影之下,在相紙上展現「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巧妙地賦予畫面深度與獨特氣韻氛圍,使得場景與視覺敘事更顯張力,義士與俠女之容顏肌理遂有諱莫如深的神祕感,數幀劇照也可見謝震隆透過前景特寫極度銳利飽滿、遠景人物模糊失焦的淺景深技法,營造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位於懸念與行動之間,導引觀者屏息以待主角下一刻動靜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