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壘(1926-2017),原為越南華僑的他於1949年移居臺灣,曾獨資創辦大型純文藝月刊《寶島文藝》,身兼主編,更全心投入小說創作,他發表的《紅河三部曲》、《狹谷》、《血渡》等小說,著作暢銷,聲譽鵲起。50年代中,因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小說《血渡》搬上銀幕,拍成《夜盡天明》(1957),潘壘被網羅進入中影製片部編導組,自此投身電影界編寫劇本,1963年因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總裁邵逸夫賞識,加入邵氏擔任導演及編劇。
潘壘初做導演即喜愛深入臺灣未入鏡之境,帶觀眾敞視60年代臺灣尚罕為人見亦未開發的田野風光—譬如將中橫公路的開拓實況與深山部落景象收入他的導演處女作《合歡山上》(1959);又可見以拍攝彩色寬銀幕電影《情人石》(1964)將原本寂寂無聞的小漁村野柳展示在大眾眼前;《蘭嶼之歌》(1965)則是首部於足踏蘭嶼離島拍攝的電影......。
而潘壘與攝影師謝震隆的相遇相知,其實是因潘壘在安平港拍攝《情人石》時,劇組到謝震隆經營的「羅來照相材料行」洗劇照,謝震隆有感於邵氏公司劇照死板生硬,隔日便私下到《情人石》外景現場拍攝數十張照片,潘壘看到照片後為之驚豔,便答應潘壘之邀擔任其下一部電影《蘭嶼之歌》的劇照師工作。
此後,謝震隆陸續參與了潘壘編導的《毒玫瑰》(1966)、《落花時節》(1968),以及由潘壘創設的「現代電影電視實驗中心」(1963-1974)出品,潘壘擔任編劇與監製的《小飛俠》(1969)等電影的劇照工作。觀察這段時間與潘壘合作的劇照作品,可見謝震隆延續1960年代行腳臺灣鄉鎮的獵影速度,而與潘壘導演開發與探索臺灣自然環境與田野人文光影的偏好可說是一拍即合,謝擺脫了傳統劇照安排演員擺拍的呆板套式,以速寫方式於演員試戲時捕捉自然靈動,傳達出其不顯演技匠氣的神情,彷彿紀錄生活中真情流露之即景,使電影明星褪去光環一刻的寫實為其再添深度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