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生產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種植、採摘、粗製、精製。首先是由農民會在冬天閒暇之餘在山坡地進行整地,並在過年後種下茶種,茶樹生長期較長,約需時二至三年後才開始可以採收。臺灣因為氣候溫暖潮濕,降雨豐沛,茶葉的生長期長,每年多則可以摘採七次,從清明前夕一直到10月中旬。採茶女會採收茶新長的嫩芽,採收下來的葉片被稱為「茶菁」。採收下來後,茶農將其運至自家,或是茶園附近的茶間進行初步的加工,加工過程包含曝曬、翻炒、揉捻、烘焙、過篩,經過這個步驟製成的茶被稱為毛茶,或是粗製茶。
此一階段時,通常會有一位「茶販」介入收購茶葉。被收購的茶葉由挑夫一步步從山上的茶園,沿著蜿蜒的山間小徑挑至城鎮,中間也會經過釐卡及小型的集市。最終,毛茶會集中到大稻埕的各間茶行後,會再進一步揀選、烘焙製成精製茶,再經過包裝,成為風靡全球的「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
從茶菁到「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每個步驟都是北臺灣的男男女女們辛勤勞動的結晶,也帶動一系列以茶為中心的就業市場,茶農、採茶、茶商、茶販、揀手、畫手、茶師、箱工、挑夫、船夫等等,茶葉的生產一環扣著一環,與北臺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臺灣人從事種植、搬運、挑茶揀茶等繁重的工作,賺取民生家計。與此同時,來自西方的洋行還有華人茶商、買辦、茶業地主透過茶葉貿易,賺得盆滿缽滿。龐大利益也影響著在產業鏈底層的臺灣人,茶工的工資比起一般的稻農高上許多,而北部居民的穿得也普遍比中國任一地區的人民還要好,即便是最底層的苦力也能有質料較好的厚衣服。茶葉貿易普遍提高了北臺灣人民的生活水準,儘管與掌握茶葉生意的商人、地主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讓我們回到19世紀末的北臺灣,照片生動地呈現著在淺山丘陵地的採茶女,她們身穿傳統服飾,背著茶簍在茶園中摘採茶菁。畫面轉到回到茶間,男女小孩揉製茶葉,再放入大型的麻布袋中。最後是用扁擔挑著沈重的茶葉到大稻埕的茶行,挑夫辛勤地搬運粗茶,以及經過釐卡時熱鬧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