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影像為臺北盆地某茶園與採茶女,地點可能位於深坑、石碇、坪林一帶。從遠景可觀察到微斜的丘陵地,近看可發現茶樹沿其地貌垂直栽種,採茶女則並列於前,接受拍照,皆為婦孺。勞動時,頭上會配戴斗笠或包頭巾遮陽;服飾以長衣搭配褲裝,衣料材質較為粗糙寬鬆、且袖口大。採茶女的身分多來自大陸安溪至廈門附近、土壤貧瘠之地,他們會於採茶旺季時來臺工作,旅費由茶行負責,一般稱為「季節性移工」。通常採茶女會有秩序地沿著茶樹小徑、腰繫茶簍,將採得的茶菁放置於內,然而此照片中不但未見必備的茶簍,也有人未戴上遮陽物,可推測攝影者是於採茶女休憩時,將他們集合拍出這張照片。採茶工資方面,一日約落在8分到1角銀,雖不算豐厚,但由於臺灣種茶氣候條件佳,土壤肥沃,一年可摘採7次且時期長,採收期從農曆清明前到10月中,長達6-7個月,比在大陸摘取次數多、時間也長。茶樹的照料亦較大陸簡易,只需除草,不必灌溉與施肥,雨季來臨時,用土壤覆蓋樹根,避免流失即可。有趣的是,臺灣本有產茶,但外銷茶種幾皆源自中國,且起初是以中國「混茶」的形式外銷。據《臺灣通史》,嘉慶年間便有人引入中國茶種種茶,民間相關的傳說紀錄甚至遠早於《臺灣通史》的記載,但似乎都是當成混茶摻入中國茶後間接外銷,出口相當有限。直至1865年,才由英商杜德(John Dodd)首開以本土化的中國茶種為國際商品的創舉,並在1866年大量引入其他的中國茶種,拓展新的臺茶外銷,結束「混茶時代」。
許慈芳-「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