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盆地粗製茶葉之翻茶男工

〈臺北盆地粗製茶葉之翻茶男工〉

此影像可見8個赤腳的男性於茅草屋前,圍在一個放有大型竹盤的木架上,正進行「翻茶」的動作,這也是粗製茶中的六步驟(曬、翻、炒、揉、烘、篩)之一。影像中粗製茶業男工們,身著短褲,在清代屬於較為貧困的勞動者,他們亦是大陸來的季節性移工,一天可賺25-30錢。翻茶的目的,是透過葉片間互相摩擦,藉以破壞葉緣細胞,使空氣進入葉肉,促其發酵,這個動作亦能幫助葉片內的水分平均蒸發,俗稱「走水」。在翻茶之前,必須先將「曬」於室內的茶菁端出,並倒出約40磅重的茶葉於大圓盤裡,通常會由7-8位男工齊同翻攪葉片,每15-20分鐘就會將茶葉再重新分配倒至中型竹盤,並放回照片中茅草屋內的木架上。這樣的動作重複4次,即可觀察到茶葉邊緣轉為赤褐色,同時飄出淡淡茶香。經過六個階段的粗製手續,「毛茶」便完成了。

毛茶就是透過茶菁粗製,除了讓茶葉發酵並散發香氣外,更重要的是能乾燥利於保存,一套過程大約需花費6-8小時,全程皆為手工,成品會依70磅裝成一袋,又稱「袋茶」。在1865年前,茶葉粗製後就直接出口,但依據當時的乾燥技術,頂多只能運到大稻埕或廈門,無法再繼續遠行。


許慈芳-「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