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茶籠之間:茶葉的揀選與烘焙

〈在焙籠中的再製茶葉〉

粗製茶運到大稻埕之後,會在茶行進行第二階段的精製,這樣才能確保茶的風味在經過遙遠的航程維持著美好的風味,最後這些精製茶才能夠包裝成箱賣給洋行,進入世界茶貿易圈。或是由華商販賣到中國東南沿海或南洋。烏龍茶和包種茶在粗製階段的工序相同,但根據茶葉品質的不同,會銷往不同的茶行。精製烏龍茶的茶行稱為「番莊」,另一方面精製包種茶的稱為「鋪家」,也有兩者兼營的「烏龍包茶館」。兩種茶葉在再製的過程裡,除了發酵程度有所不同外,烏龍茶著再製著重在加烘乾燥,而包種茶則是在焙籠裡薰花,增添風味。


「茶葉仍然在炭火上煨煮,堆積室裡的茶葉依然充足」

--喬治.尤維達爾.普萊斯,《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茶葉的烘焙是採用竹製焙籠烘茶,僅用炭火燃燒的熱度烘焙茶葉,使茶葉中的水分蒸發,達到保存風味之效,烘焙時間則依季節、濕度而有所不同,大致需要7到10天,這個過程製茶工人必須日以繼夜耐著高溫在焙籠間穿梭,再製能否成功,全憑製茶師傅的經驗和技術。


烘焙前後,都要用不同的笞過篩,並由人工進行篩揀,將茶梗及茶屑挑出,並進行茶葉品質的分類。這類工作經常由美麗的少女在大稻埕的騎樓間進行。她們梳著精緻的髮型,一邊篩揀,一邊交流,蔚為一道美麗的風景。1895年來臺的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W. Davidson,1872-1933)也在其著作中提到大稻埕的揀茶少女:「女孩們穿上最好的衣服,梳妝細膩,髮型簡直像藝術品,還插滿芳香四溢的玉蘭花,危危顫顫踩著三寸金蓮,登場亮相,準備讓茶市大眾為之驚艷」。


用熱水沖散茶葉,茶香氤氳四溢,淺嚐一口,滿足人們的五感享受,「品茗」改變了數百年來的人類社會。然而,其實早在成為茶盞中的黃湯前,茶葉便已深深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樣貌,在茶園阡陌間、茶行亭仔腳,每個茶葉生產到貿易的地方,都形成了北臺灣特有的社會景象和文化風貌。雖然普萊斯悲觀地想像著大稻埕的美好將會在新政府進入臺灣後瓦解,但事實上,日治時期的大稻埕,茶葉貿易僅在1895年短暫中斷,爾後日本殖民政府大力推廣茶葉種植,並改良茶種及種植技術,將臺灣茶業的外銷推至新高峰。以臺灣紅茶作為原料的日東紅茶,品牌享譽世界。茶香依然散逸在未來的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