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在焙籠中的再製茶葉

〈在焙籠中的再製茶葉〉

本影像為精製茶廠裡的烘焙室。每個焙籠下都有一座圓形火爐,放眼可見就約有50座。這些茶葉在經歷最後的徹底烘焙,將包裝進入世界茶貿易圈。1868年英商杜德引進茶葉再製法,首度在艋舺設立精製茶廠,後因「艋舺租屋案」移至大稻埕,開啟臺茶直銷的新階段。雖然粗製階段已烘焙過一次,但若要將茶送往更遠的國家,就必須再次乾燥,此時,烏龍茶與包種茶進入不同的烘焙手法,通常品質較好的茶會製成烏龍,中下等級的加薰花做成包種花茶。使用竹製焙籠烘茶最大的特色是「炭焙法」,先將點燃的木炭置於爐內燒,茶工會不時用長形的鐵器將木炭敲碎,並隨時留意炭火保持燒紅卻不冒煙的狀態。工人們在高溫下來回穿梭,十分辛苦,待炭溫穩定後覆蓋一層灰以降低熱度,亦能避免明火傷及茶葉,這樣的焙火可維持7到10天,而茶工必須輪班終日鎮守。這些茶工皆來自中國,他們被發現比當時臺灣勞工更可靠且規律地工作。炭在燒了12到15小時後,才能放上焙籠開始烘茶。從照片可看出焙籠的外觀似鼓、底部像漏斗,籠內會用竹篩隔成兩層,並放入7斤的茶。烘焙過程中,茶工需每小時將上下籠對調數次,使茶能均勻受熱。烘焙時間則依季節、濕度而有所不同,其重點係運用熱氣將茶葉裡的濕氣完全蒸發。


許慈芳-「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