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茶箱之內:茶葉的包裝與競合

〈待組裝的茶箱木板與製箱工〉

臺茶外銷續創佳績後,為了能保持茶葉風味,送達千里之遙的美國,除了前述的烘焙技術,如何妥善包裝也成了學問。茶葉的烘焙、包裝,與茶箱的製作成為專業分工的一環。茶箱除了包裝茶葉與阻絕濕氣的功能之外,茶箱上的商標與圖案也成為行銷的重要環節,甚至臺灣原住民的意象都成為茶箱繪製的主題,無意間達到宣傳臺灣的效果。美麗的茶箱由匠人們悉心手繪而成,這些製作茶箱和進行茶葉烘焙包裝的地方被稱為「箱子館」(packing hong)。


1874年後,隨著臺茶貿易量逐年增長,大量的廈門茶商移民至臺灣,也帶動了特殊的茶葉金融,其一便是媽振館的出現。媽振館,源自英文「merchant」的音譯,背後是廈門的匯豐銀行提供資金支持,再由媽振館在臺灣負責對茶葉生產、貿易進行放款與匯兌。這些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茶商以茶葉作為抵押,向媽振館貸款,並在大稻埕延伸至淡水河口間建立箱子館。


華商蜂擁來臺,也讓原本由洋商掌握的臺茶貿易,逐漸轉向華商主導,例如箱子館的暴增。但這也帶來惡性競爭,導致假茶混摻、烘焙粗劣及包裝的偷工減料,臺茶的品質因而下滑,被外商拒買。許多箱子館因此倒閉,品質管控遂成為箱子館歷年討論的焦點。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提升茶葉的烘焙技術和包裝水平成了第一要務,同時如何促成茶業同業間的合作,減少惡性競爭,也是茶商們努力的方向。「茶郊永和興」在1889年成立,同時也有「舖家金協和」等茶葉同業工會。茶郊成立後,他們協調茶商間的合作,維持臺茶的品質及貿易秩序,也與政府搭上聯繫的橋樑,採納建議,也展開工人的救濟事業,達到共利共榮。從臺茶產業的變革和成長,不僅見證了大稻埕的繁榮,也體現了商人們的適應和創新能力。


茶菁之後、茶籠之間、茶箱之內的是什麼?茶葉從茶菁的採摘到茶籠的烘焙,再到茶箱的包裝,每一個過程都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殷殷盼望。期待著今年的茶葉賣出好價錢,明年買新衣、過好年,然後新的年度又是另一場茶葉之旅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