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長的印記

NCP2016-017-0005_P001-1

孩童是另一個劉安明喜愛的拍攝主題,連結前一個主題,「勞動中的孩童」也反映了臺灣戰後的社會氛圍。以當代人的視角來看,童工是對於未成年人的剝削,在法律或道德規範上都不被允許,兒童被排除於經濟生產之外。然而,兒童的形象與社會角色隨著臺灣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劉安明自己的童年,就不乏工作貼補家計的經驗。他在小學五年級時就開始在屏東糖廠下的海豐農場打零工,十五歲就開始在日本人開設「本多寫真館」當學徒,開啟攝影師傅的職人生涯。


1960和1970年代的臺灣,整體的經濟條件雖然持續提升中,傳統的農漁村中的家庭,普遍來說仍不富裕,現代化的設備也不盡完備,劉安明走訪的南臺灣鄉鎮多數仍以勞力密集的傳統農漁牧產業為主,孩子們必須在課餘和假日學習和幫忙家庭勞務,而在小學和中學後不再升學,投入經濟生產行列的也不在少數。在NCP2016-017-0033〈一馬當先〉中,一名孩童跟著大人們在稻田中工作,他沒有戴遮陽必備的斗笠、頭巾和袖套,可見他還在見習的階段,在泥濘中學習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與移動來除草,而不壓垮秧苗。而NCP2016-017-0088〈小工的午餐〉中年紀稍長的孩子,就必須自己獨立用耙子挖掘土石,然後以篩子篩出大小適當的砂石,挑去給收貨的老闆獲取工資。


遊戲與玩耍是劉安明拍攝兒童時另一個經常出現的元素,從孩子互相打鬧、衝著鏡頭做鬼臉或是海邊踏浪的景象,展現孩童的純真與自由不受拘束,即便如NCP2016-017-0005〈黃昏堤上〉放年吃草的男孩們,在工作中也不忘嬉鬧。另一方面,學校與教育也是劉安明經常拍攝的兒童主題,我們可以視它為社會規訓的方式,國家透過教育將兒童培育成公民與社會集體一份子。有別於遊戲中展現的純真,教育體制下的兒童呈現的是臺灣孩子成長印記的另一個社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