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是從1960年代初期便開始出現在劉安明作品裡的主題之一,跟他拍攝的其他經濟活動場域如農村、菸樓、磚窯、畜鴨場、養殖魚塭等都讓後人得以窺探臺灣快速的產業與經濟結構轉變的下,人民生活與工作的樣貌,是非常珍貴的影像資料。
〈整裝待發〉的主題是約十個漁工理網的一景,拍攝於劉安明長期紀錄的屏東東港,年份為1962年。二世界大戰期間,漁船與漁港都遭受嚴重的破壞,戰後初期,全臺僅剩為數不多的小型漁筏和舢舨。因此,1950年代中期之前,政府主要以復興沿近海漁業為主要目標,並著少整修漁港等相關硬體建設,以及實施「漁船放領」政策。自1950年代後期,開始逐步朝向遠洋漁業發展。在遠洋漁業起步的1960年代初期主要是以拖網的方式,1965年之後才有了鮪釣等考量漁業永續的方式出現,這幅作品因而見證了臺灣漁業史上這個重要的轉變。
漁網佔據了照片中最主要的位置,可以說漁網是這幅作品中的主角,凸顯出它在當時漁業的重要性,從在中景停靠在碼頭的漁船中延伸到港口的地面上,鏡頭的前面,似乎在邀請觀者一同加入理網的工作。畫面中可見,理網必須集眾人之力,漁網皺褶層疊繁複,足見撒網時,漁網長開的幅員必定十分廣大。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