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蕉場午時

NCP2016-017-0134_P001-1

1950和1960年代是臺灣香蕉外銷日本最興盛的黃金時期,與日治時期相比更勝一籌,1967年臺蕉外銷日本高達的38萬2千公噸,臺灣「香蕉王國」的稱號因而不脛而走。香蕉在臺灣社會的地位之重要,從當時有許多民間的說法是以香蕉的經濟價值來衡量的便可見一斑。例如,賣出一串香蕉的收入可以抵過公務人員一個月的薪水,或是可以綽綽有餘的光顧三家茶室,在那個時代的蕉農可謂走路有風。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0年代的屏東海豐,影像的左前方整齊疊放成列的是剛採收下來的香蕉,一串串飽滿結實,雖然是黑白照片,但可以判斷這些香蕉還多為青綠色,以待在運送過程中逐漸成熟,以便讓消費者購買回家時是香蕉的最佳賞味期。

佔據影像上半部的是五名完成上午採收香蕉工作,在午間偷閒休憩的六名蕉農,他們每個人都光著腳、頭戴斗笠,躺坐在用來裝香蕉的大竹簍裡,有的已然放鬆熟睡,有的則閒聊家常,包覆著他們勞動身軀的竹簍,好似躺臥在舒適搖籃裡孩童,頗具趣味。

劉安明的作品中常見一件事物的兩個面向,來營造影像或主題的層次,例如在這幅作品中便是以休憩描繪一般印象中辛苦的農務工作。


魏竹君-「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