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溫仔村的少年

NCP2016-017-0034_P001

「塭仔」在臺語裡指的是養殖魚鮮的魚塭,這幅作品拍攝的是漁村孩子的空閒時「車聚」時光,幾乎每個孩子的牽著騎著自己的腳踏車,畫面中間的幾個孩子衝著鏡頭比yeah!的手勢,一個騎得比較遠的孩子,可能聽到嘻笑聲,還轉過頭來查看,畫面生動活潑。劉安明採取的是由高處俯角拍攝的方式,如同成人俯視孩童的視角,因而拉開了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更加強了他自己作為一個成人懷念逝去的美好童年一般。

無憂無慮帶一點調皮的童年生活是劉安明喜歡的拍攝的主題,尤其是成群的男童,在放牛吃草時聊天說笑、在夏日的午後互推跳進河裡清涼一下,或是趴在水塘裡散熱的水牛背上小憩一會兒等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片段,都化作劉安明鏡頭下的經典畫面。而如果我們把這些畫面拿來與劉安明以成人為主題的農漁村紀實攝影來做比較,可以發現遊戲中的孩童與勞動中的成人形成強烈的對比,益發顯得同年的純真歲月無比的珍貴。

在劉安明家鄉屏東縣佳冬村的塭豐社區就是典型的「塭子村」,塭豐社區原本是靠海為生,後因環境變遷和人文因素,大多居民改為內陸養殖漁業,引此一格一格如鏡面倒映著天空的魚塭變成了「塭子村」的經典景象。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