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母子行(卜卦人)

NCP2016-017-0036_P001

畫面的左側一位男子左手拿著一把收起的長柄傘,他用手臂內側和身體夾著雨傘,右手挽著年長但看起來身體還十分硬朗的女性,兩個人並行往左方前步行前進,似乎兩人再踏一步就會步出鏡頭之外,畫面中的石砌山牆是臺灣漁村普遍常見的建築。

作品題名為〈母子行(卜卦人)〉,然而單就攝影作品所透露的視覺資訊,觀者並無從得知兩位人物的關係以及職業,這指出紀實攝影中文字與影像之間的微妙關係,當標題文字與影像無法對應時,兩者之間在觀者心中是產生意義的崩解,還是補充了缺失的脈絡。

另一方面,這個文字與影像所產生的理解空隙,也指出了劉安明紀實攝影的一個特點,他的取景並不總是有著明確的事件或是意涵,在拍攝的當下,作為攝影家,他首要的考量,並不在於從影像中傳達例如地方特色、人物身份、風俗民俗等清晰可辨的訊息給觀眾,而在於營造或汲取構圖與氛圍所創造的影像趣味與意境,換句話說,對於攝影「寫實」的觀念,劉安明並不刻意排除攝影家主觀的選擇與喜好。

當我們從標題著手來詮釋此作時,以「卜卦」對於臺灣漁村與農村的重要性,說明它如何規範社會行為、日常作息或人生決定等功能,以及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民間信仰在臺灣社會如何轉變等角度來試圖脈絡化和理性化影像的意涵時,並無法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理解。因此攝影的閱讀還是必須回到影像本身去感受畫面的情感張力,或許這也呼應了影像中兩位人物雙眼微閉卻泰然自若的神態,以及影像與「卜卦」的可能關聯,亦即,觀看劉安明的作品時我們必須打開理性之外的官能,從感受與氛圍去理解它的內在意涵。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