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展覽介紹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以臺灣歷史影像及攝影藝術做為典藏的核心內容,其中原住民相關影像亦是重點典藏項目。不論是以他者觀點,透過人類學等不同視角拍攝原住民的影像,亦或由原住民自身紀錄的影像內容,均見證了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及歷史發展。



為迎接2023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以攝影家王有邦典藏品故事影片《好茶紀實》,加深大眾對原住民族以及攝影藝術之重視,進一步了解作品本身背後的文化藝術內涵,以及原住民族對於臺灣歷史與社會的重要性。



攝影家王有邦典藏品故事影片《好茶紀實》以重訪拍攝地、外景訪談、口述影像故事等方式,敘述攝影家由1991年起拍攝好茶部落,數十年來的生命故事,透過影像回看創作與紀實攝影的感動,並以好茶部落耆老口述方式,進一步了解魯凱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珍貴面貌。





《好茶紀實:生命與詩的旅程》王有邦攝影故事影片

 


民國八十年五月,第一次到舊好茶Kucapungane(古茶布安),透過魯凱史官Auvinny(奧崴尼)的解說,開始魯凱族影像紀錄與文字記錄。舊好茶是西魯凱族的發源地,舊好茶老人口述相傳六百年以上的歷史神話、傳統文化、生活習俗,也是很古老的部落。



民國六十七年,舊好茶遷村新好茶。民國八十年,新好茶有一百一十戶人家,當中有兩位百歲人瑞,以及十五位超過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魯凱老人,蘊藏著豐富生存智慧、生命經驗與大自然生存的方法、與強韌生命力。老人的凋零,是一本魯凱歷史活字典的消失。



魯凱影像記錄過程,生命一直與時間賽跑。攝影是透視生命的窗,影像中發現自己,那是一種生命的反射。魯凱影像紀錄的過程,像生命走在斷崖的稜線, 遇到颱風大雨的時候,生命不要跌到斷崖的谷底,在隙縫的遠處,總能看到晨曦的光芒。



魯凱影像記錄過程,激發生命潛能與靈感,找到生命的源頭,找到生命的尊嚴與生存的最高價值與生存的自信。跨過第二十七個豐年祭,長期魯凱影像紀錄與文字記錄,從一個人、一個家、一個部落,而至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傳統文化,皆呈現好茶部落的變遷與歷史縮影,為部落留下見證與紀錄。



—王有邦創作自述

出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
[完整閱讀] [文章收合]
主辦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更多展覽作品

null
  • 好茶紀實攝影01: 90歲Pianiu碧雅紐
    好茶紀實攝影01: 90歲Pianiu碧雅紐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01: 90歲Pianiu碧雅紐

    本館共收藏3幅以Pianiu.Lhilhibuane(漢名:高菊英,音譯:碧雅紐)為拍攝對象的攝影作品,皆為黑白攝影,分別呈現著正面半身肖像、半蹲坐姿與刺繡的日常。正面半身肖像攝影,以直幅呈現,畫面正央僅有一老嫗,白髮沒有額外的梳髻,自然地從肩膀兩側,分綹垂放胸前,髮梢修長及腰,老嫗身著深色的衣服,襯著黑色的背景,讓容顏乃至於頷頸的肌理都顯得格外清楚,Pianiu在該作中沒有過多的表情,也沒有過多的原住民傳統符號與圖騰,所呈現的是Pianiu自身當下的樣態片刻。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02: 90歲Pianiu碧雅紐02
    好茶紀實攝影02: 90歲Pianiu碧雅紐02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02: 90歲Pianiu碧雅紐02

    該作於1992年拍攝,黑白影像,呈直式,被攝者Pianiu當時92歲,於畫面中央,身著鬆衣物,布紋皺摺隨肢體交疊,衣服印有現代的繁複印花,下擺服飾則有淺色花樣,身軀環抱單膝,下盤在地呈坐姿,雙手十指前端交叉輕放膝上,一裸足交疊於另一腳踝上,長髮及肩,呈現出從容自然的神情。王有邦在一次表明要拍攝當地耆老的機緣下,Pianiu即在自家客廳入口中央,呈現出該身體姿態。該姿態為魯凱族傳統傳統坐姿,在過去魯凱的傳統社會規範中,女性坐下的時候,不能露出腿部。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04: 105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
    好茶紀實攝影04: 105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王有邦1994

    好茶紀實攝影04: 105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

  • 好茶紀實攝影10: 102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
    好茶紀實攝影10: 102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10: 102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

    攝影作品中有一老嫗,身著布衣布裙,赤足,右手持竹藤拐仗,身後包巾以頭帶的方式背負,前行的身軀左側,可見一木製農具,該作1992年8月於新好茶拍攝,拍攝對象為Lingase.Dralhangale(麗雅絲),漢名為林來好,麗雅絲1889年出生於達督古魯部落,1994年逝世於新好茶,享壽105歲。「我的身體很健康,耕種是我每日的工作,沒有工作,我的身體會生病。」麗雅絲曾如此的說過。農務的勞動是部落耆老的日常,該攝影作品是麗雅絲前往田裡,每日都會走過的路徑,原民的日常,在是王友邦系列攝影中,既是瞬間的記錄,也是陪伴的觀看。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05: 101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
    好茶紀實攝影05: 101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王有邦1991

    好茶紀實攝影05: 101歲人瑞Lingase麗雅絲

  • 好茶紀實攝影06: 91歲Pianiu碧雅紐(刺繡)
    好茶紀實攝影06: 91歲Pianiu碧雅紐(刺繡)王有邦1993

    好茶紀實攝影06: 91歲Pianiu碧雅紐(刺繡)

    該攝影呈現出Pianiu刺繡工作進行時的形態。Pianiu側身坐在屋簷前廊,垂首,呈傳統的半盤坐,頭頂以棉質頭巾纏綁,頭髮與頭巾流蘇相互纏繞,臉上戴著厚重的粗框眼鏡,眼鏡低垂緊倚著鼻梁,一手持著針線的一頭,一手則以拇指壓按著織布的欲縫處,上有十字花樣紋路。魯凱族傳統的房屋格局有別於現代式的房屋格局,然而房屋格局無法改變既有的生活形態,新好茶家門口的屋簷前廊,則成為遷村後,女性日常工作的場所,許多工作都在此進行。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07: 老獵人Masekeseake張金財
    好茶紀實攝影07: 老獵人Masekeseake張金財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07: 老獵人Masekeseake張金財

  • 好茶紀實攝影11: 105歲人瑞Legelege勒格樂歌(編織肩背袋)
    好茶紀實攝影11: 105歲人瑞Legelege勒格樂歌(編織肩背袋)王有邦1993

    好茶紀實攝影11: 105歲人瑞Legelege勒格樂歌(編織肩背袋)

    攝影作品中,有一老嫗身著布衣、布裙,外搭一黑色披肩,頭戴黑色帽飾,呈坐姿,右手握著編織用的梭子,左手持欲編織的物件,該物件為魯凱族族日常生活常使用的肩背袋,作品中老嫗為Legelege.Arudraedrame(勒格樂歌)漢名盧秀枝,1888出生,1998年逝世,享壽110歲,該作於1994年攝於新好茶部落。肩背袋常見於原民日常生活中,也富含各種寓意與家族親情象徵,也是女性獲得認可的技能之一。該作於日常室內拍攝,並無過多傳統原民符號,更顯耆老之於日常手藝與文化傳承的本質意涵。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09: Lhebelhebe 與基督長老教會十字架
    好茶紀實攝影09: Lhebelhebe 與基督長老教會十字架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09: Lhebelhebe 與基督長老教會十字架

  • 好茶紀實攝影12: 91歲Pianiu碧雅紐(織布)
    好茶紀實攝影12: 91歲Pianiu碧雅紐(織布)王有邦1993

    好茶紀實攝影12: 91歲Pianiu碧雅紐(織布)

    蓆子上,一老嫗,伸直雙腿席地呈平坐姿,俯首,帽簷半掩容顏,僅露出嘴鼻,身著長袖布衣,外搭針織毛衣,腳掌支撐著水平式織布機,雙手分別持拿竹片梭子,輔以按壓整理織體。攝影中老嫗為Pianiu.Lhilhibuane(碧雅紐)漢名為高菊英,1902年生於舊好茶部落,1994年於新好茶逝世,享壽92歲,該作攝於碧雅紐家中客廳,客廳石板上以月桃蓆鋪地,頭頂帽子為魯凱族傳統帽飾,攝影中的織布機為水平背帶織布機,操作時,以苧麻繩捆綁固定在腰部。隨著台灣社會進入現代化,該作品為即將消失的魯凱族女性織布文化,留下生命個體的日常身影。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13: Kainuane開奴安(盧朝鳳)舊好茶水源地游泳
    好茶紀實攝影13: Kainuane開奴安(盧朝鳳)舊好茶水源地游泳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13: Kainuane開奴安(盧朝鳳)舊好茶水源地游泳

    攝影中,左方有一長者,赤裸上半身,頭頂裹一布巾,側插一植物長葉,雙手下垂微張,揪握一布巾半掩下半身身軀,望向畫面右方,隔一深色水潭,身後右方的花白乃一瀑布奔流,呈湍急狀。畫面中的長者為Kainuane.Arudraedrame(開奴安)漢名為盧朝鳳,1920年出生於舊好茶,該攝影為1992年5月,拍攝於舊好茶,乃回水源地游泳時所拍攝。依照開奴安兒子所述,開奴安使用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工具開鑿引水,開奴安日治時期的日本名為Rokukawa,「Roku」意指數字六的意思,而「kawa」為河川的意思,該作在水源地拍攝開奴安游泳的畫面,與引水者角色隱隱呼應。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14: 部落耆老Parugurugu巴魯咕魯古
    好茶紀實攝影14: 部落耆老Parugurugu巴魯咕魯古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14: 部落耆老Parugurugu巴魯咕魯古

    攝影作品中,拍攝一男性長者半身像,面露和煦,身著魯凱族傳統盛裝,衣著上綴以珠繡紋飾,頭頂山豬牙頭飾,並佩戴百合花。耆老身後牆面,有一黑底石板浮雕,白色線刻鑿痕,以線描方式,勾勒出耶穌牧羊人持手杖的形象,並鑲嵌以黑白相間之鵝卵石。攝影中人物為新好茶耆老Parugurugu.Savalhu(巴魯咕魯古)1992年8月拍攝於新好茶,巴魯咕魯古漢名為彭勝雄,在魯凱族部落中,耆老不只為長者的意思,耆老是部落頭目的代言人,是與貴族之間的傳遞者,以及與平民溝通的橋樑,也是與其他部落往來之間的代表。巴魯咕魯古與兄弟,皆傳承自父親,有著代言、溝通乃至於外交官般的角色。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 好茶紀實攝影15: 老獵人Paerrece巴峨樂之(舊好茶打獵)
    好茶紀實攝影15: 老獵人Paerrece巴峨樂之(舊好茶打獵)王有邦1992

    好茶紀實攝影15: 老獵人Paerrece巴峨樂之(舊好茶打獵)

    畫面前方3分之2左右有一長者,以頭帶負重,彷彿注視著觀者,神情堅毅凝重,左後方為建物,可見石板片狀結構。攝影中人物為Paerrece.Sapay(巴峨樂之)漢名為李中華,於1917年出生於達督古魯部落,是霧台鄉舊好茶部落公認傳承自擅長打獵的家族,於2008年逝世,享壽92歲。巴峨樂之雙手握著頭帶兩側,右手兼握持著木杖,頭帶於頭頂前3分之1處,與脖頸呈直線支撐狀,脖子披掛一毛巾,腰間繫有一直單斜山刀,木質的刀柄與刀鞘,背負物品,正要準備到獵區打獵。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