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2-09-08 ~ 2022-11-13
臺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201、202、203展間
展覽介紹

「揭幕」一展耙梳時光洗練下,立陶宛攝影中身分認同的發展與探尋。歷史脈絡在此極為重要——重大歷史事件和國家政治不僅影響藝術創作及傳播,亦影響個人間的互動。本展覽的策畫角度並未試圖規避論述上的矛盾,而旨在擴大作品間的多方對話,使意想不到,卻有說服力的聯想得以浮現。本展覽由三個部分組成,依時序及主題排列為:「認同即現實」、「認同即物件」和「認同即概念」。

第一部分「認同即現實」,呈現了立陶宛攝影自1950年代起逐漸成形的開端。1944年,立陶宛被蘇聯占領。佔領政權積極推行蘇維埃化的政策、經濟和國內改革(國營化、集體農業),並限制傳統、信仰及創作自由。這是一段持續到1990年、極其艱困的佔領時期,也是立陶宛攝影逐漸發展成形的時期。1950至1960 年代,也就是所謂的「解凍」時期,在赫魯雪夫 (Nikita Khrushchev) 的統治之下,政府對藝術創作的意識形態限制逐漸放鬆,攝影開始被視為一項獨立的藝術創作領域。 脫離蘇聯時代陰鬱、貧困的日常生活,這時期的攝影家創造了表述人文思想的視覺隱喻,而只有最勇敢的人士才膽敢捕捉未經修飾的社會現實。因此,攝影既是支持意識形態的工具,亦是對抗意識形態的手段。藝術家不斷地在審查制度的限制和自我表達的需求之間遊走。

展覽的第二部分「認同即物件」,探討立陶宛歷史與文化的轉變。在大規模抗議和政治改革運動此起彼落之下,自蘇聯佔領以來,「立陶宛做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概念首度被公開表達了出來。這樣的論述在1990年3月11日成為現實──立陶宛共和國最高議會簽署了《立陶宛獨立法案》,標誌著立陶宛迎向自由的開始。1980年代初期在立陶宛藝術領域嶄露頭角的一代攝影家見證了這樣的政治轉變。他們在作品中突顯了蘇聯時期的疲憊及徒勞,巧妙地藉由日常物件探討這些主題。同時,與上述相異、更大膽的創作理念開始滲透到攝影之中,透過對新興主題的探索和創新的攝影語彙萌芽發展。

第三部分「認同即概念」展出二十一世紀的攝影作品。截然不同的政治環境以及出國旅遊、受教育的機會持續增加,使得創作的自由和多元性得以破繭而出。此時期嶄露頭角的藝術家作品幾乎無法一言以蔽之——當代立陶宛攝影面向多元且層次繁複。藝術家從不同角度研究社會,以強調身分認同富有疑問的本質,並從基礎「撼動」我們世界觀,鼓勵觀者思考不尋常、甚至尷尬的議題,質疑既定的態度,並找到作品所探討的問題之多重答案。

「揭幕」展示了立陶宛國家美術館豐富且不斷增加的館藏,並輔以藝術家出借的私人收藏。本次展覽雖然在結構上依循時間順序,但其目的並非要有系統地如實再現該國的攝影歷史,而是為了傳達出藝術家從過去至今使用的媒介和聲音之多元。這些藝術家對於認同(國家、群體、個人層面)的概念形成有顯著貢獻,並為認同提供了未來的發展路徑。



展場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 認同即現實

    認同即現實

    認同即現實

    立陶宛攝影在 1960年代逐漸成形,此時官方所創造的蘇聯生活樂觀圖景與荒謬得可笑的社會現實之間存在矛盾差異。藝術在建立國家形象和意識形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並非所有攝影作品都能通過政府的審查,攝影家只能無聲地掙扎,發表部分的創作,而得將其餘作品小心藏起。 和紀實攝影傳統之深切關係,決定了當時立陶宛攝影的本質。人文攝影的準則和社會寫實主義在根本上並不互相抵觸。因此,這個走向汲取了在地特色,在各個藝術家的作品中詮釋了當地意識形態環境的影響,從而深耕發展,成為立陶宛攝影的基石。 觀者很容易對這些作品中的人物產生共鳴——他們不完美,生活未臻理想,但有著獨一無二的個性。這一時期的攝影作品包含了兩種現實:人類作為社會的一員(儘管是被迫的),以及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由成千上萬個獨特部件所構成的自我。

  • 認同即物件

    認同即物件

    認同即物件

    1990年代初露頭角的年輕一代攝影家捨棄了前輩的人文主義攝影主題,開始透過物質性(materiality)與平庸(banality)的稜鏡審視日常生活。此外,女性藝術家儘管常被人以存疑的角度審視,仍步入了以男性為主體的攝影圈。這一時期標誌著該國接近恢復獨立在社會上的改變(改革重建政策、日益激烈的抵抗運動、群眾集會和示威)。 攝影家以受到蘇維埃無止盡又全面治理下的疲弱之眼,來環視其週遭現實;並未試圖掩飾那份疲憊和沮喪。他們將目光轉向最簡單的日常物件,作品中的自我感知是透過觸摸極度接近我們的事物而展開的——若它們被磨損或皺褶,會如何?這些攝影作品所捕捉的物件因此有了紀念意義,象徵著對個體性的無限渴望,渴望一個自由的地點、空間或時間。

  • 認同即概念

    認同即概念

    認同即概念

    20世紀末標誌著立陶宛攝影的新變革。科技發展和數位攝影的興起使攝影成為當代藝術中重要的一部份。隨著全球藝術場域的開放,各地藝術圈大量吸收不同脈絡文化,攝影變得十分多元。 藝術家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形式分析各種當代進程,及其與過去的關係。他們將身分認同的概念發展為非固定、持續變化的社會實體。透過運用各種研究策略,藝術家似乎不再追求客觀性記錄,他們不再聲稱揭示「真相」,而是以破壞和解構看似理所當然、穩定不變的事物為目標。 在全球文化視覺化、影像過剩及不斷擴生的脈絡下,藝術家突顯了攝影(更廣泛地說,影像)與身分認同之間充滿疑慮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