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3-04-15 ~ 2023-07-09
臺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201 ~ 203展覽室
展覽介紹

2023年適逢常龍高(1923-)、楊基炘(1923-2005)、周志剛(1923-2016)三位攝影家誕生百年,「凝光:2023臺灣攝影家百歲典藏展」聚焦此三位攝影家,以1940年代至1950年代為開端,透過攝影家們所經歷的時代、相關文獻及精選的攝影作品,展現他們敏銳的鏡頭視角與藝術表現。

常龍高在1940年代,以攝影紀錄下他隨著軍旅,移防上海、瀋陽、廣州、海南島等各地區,直到1949年遷徙至臺灣的過程。本展以他早期留存的相簿及書信檔案,展現其曾經走過的影像路途,並呈顯出攝影由當下拍攝的紀錄,隨著時間流轉,轉化為「見證歲月」的意義。1990年代以後,常龍高退休旅居澳洲15年,並積極投入攝影創作;本展以他此一時期所拍攝的風景、生態、人物等作品,展現其精準掌握快門時機,呈現出獨到的「波瀾有勢」、「動靜皆情」的攝影表現。

楊基炘戰前於日本完成學業,1946年回臺,於1951年進入「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發行的《豐年》雜誌工作,執掌攝影長達10年的時間。《豐年》雜誌的工作,使楊基炘有機會走遍且深入臺灣各地的農村,不僅為當時的農業政策宣傳拍攝了眾多影像,並在工作之餘以他獨特的視角與觀點,藉攝影來展現1950年代臺灣在地緣政治、冷戰與美國援助的現實中,農業社會轉型前的農村景致、市井生活的寫實面貌。

周志剛1946年隨國民政府電信局業務奉派至臺灣工作,在1950年代加入「中國文藝協會」推廣攝影藝術,並與郎靜山等人推動「中國攝影學會」於臺灣復會。周志剛提倡「詩意攝影」,他透過攝影取景,將「以景抒情」的情意,透過文字,題詠於攝影作品之上。他的作品以「詩情」、「畫意」展現中華文化風格;本展以「詩意山水」、「如墨峰巒」、「吟詠四時」等不同主題,展現出周志剛透過攝影畫意及筆墨詩詞的相輔相成,一抒視野與胸懷的寓意深情。

攝影將時光縮影於平面載體,而創作者的獨特觀點,則為攝影帶來了穿透過去與現在的雋永意涵。本展由三位攝影家相異的生命際遇及美學觀點,蘊生出不同的影像視角與創作主題。觀者隨著展覽回溯攝影家一路走來的創作歷程,不僅能感知他們熱情的創作能量,亦能追索他們在時光之流中,藉由攝影所捕捉的時代、文化、社會、人文之間多元且豐沛的歷史軌跡。

  • 常龍高:遷徙歲月

    常龍高:遷徙歲月

    常龍高:遷徙歲月

    歷經國共內戰的時代動盪,常龍高於流離遷徙的歲月中,僅留下相簿及書信文件。書信訴說了戰爭的無情與大時代中人們的無奈,相簿以影像記錄著時間的光陰故事。時光荏苒,影像由記錄當下,轉化為見證歲月的意涵;由臺北街景到國慶大典、蔣經國移靈等歷史事件,尚未褪色的影像,亦是人們曾經走過的歷程與共感回憶。

  • 常龍高:波瀾有勢

    常龍高:波瀾有勢

    常龍高:波瀾有勢

    常龍高於1992年移居澳洲,退休生活讓他有餘力投身攝影之路。他在澳洲四處自駕拍攝,且組團遍遊中國及各地景點。靜觀其作品,壯闊的景色展現波瀾氣勢,或抽象寫景以表現情意,皆是他在觀景窗後,漫漫等候光線雲彩的執著。一如他的創作自述「遠山一起一伏則有勢,近樹一高一低則有情」,以文學的意境融入作品之中,用著相機吟詠詩歌。

  • 常龍高:動靜皆情

    常龍高:動靜皆情

    常龍高:動靜皆情

    攝影凝聚了瞬間的永恆,常龍高則將此片刻生動逼真的表現。生態攝影中的鳥類姿態、以及運動中的動態捕捉,栩栩如生的照片,顯現攝影者對於快門時機的拿捏。他同時鍾愛拍攝與他生命相遇的人們,在澳洲的移民大熔爐,以及走入中國境內雲南傣族,在一動一靜的瞬間中,將被攝者的姿態,透過影像,凝結成永恆傳情的肖像。

  • 楊基炘:真誠童稚

    楊基炘:真誠童稚

    楊基炘:真誠童稚

    在孩童們的眼神中,攝影家捕捉出真誠的一面。襁褓中的嬰兒、林間嬉戲的牧童、城鎮中的學童、家族合照中的兒孫,楊基炘用相機拍攝他們嬉鬧的歡愉畫面。攝影寫實地定格時光,而攝影者透過鏡頭傳達的畫面,則使觀者一如回返自身對於兒時的記憶,想像參與逝去的光陰。

  • 楊基炘:富饒豐年

    楊基炘:富饒豐年

    楊基炘:富饒豐年

    楊基炘於《豐年》任職的1950年代間,是冷戰時期「中美合作」的鼎盛階段,亦是他留下最豐盛創作的時期。《豐年》雜誌以大量圖片傳遞農業知識與技術予農民,楊基炘亦南北奔波下鄉拍攝大量的農業、農村、農民題材。作為攝影工作者,他在工作現場完成了記錄工作;而作為攝影創作者,他則在工作之餘以不同的目光,表現了攝影寫實的藝術性,交織出豐饒的時光。

  • 楊基炘:市井況味

    楊基炘:市井況味

    楊基炘:市井況味

    自小於日本生活及教育養成的經歷,使得楊基炘自覺如異鄉人般,用著異國情懷的視角,看待著臺灣土地的風土民情。走出農村、進入市井,楊基炘用冷靜的鏡頭,在市街、城鎮、野臺戲等場景,以及人與人互動的片刻中覓得反差、幽默的畫面;攝影者轉化為說書人,以影像敘述著人生滋味。

  • 楊基炘:娑婆世間

    楊基炘:娑婆世間

    楊基炘:娑婆世間

    悲歡離合的劇碼,在真實的人生中上演。對於未來的不可知,以及後世的期盼,人們用虔誠的心寄託給了上蒼。四時祭儀是農業社會中的大事,不同節令下的宗教民俗、熱鬧活動,吸引著攝影者捕捉不同的鏡頭。在楊基炘的作品中,則更細膩地拍攝娑婆世界中,人們的誠心所在。

  • 周志剛:詩意山水

    周志剛:詩意山水

    周志剛:詩意山水

    以詩入影,周志剛將個人吟詠的詩詞題入攝影畫面之中,文字與影像間的相輔相成,展現其「詩意攝影」的特色。一如傳統書畫中的落款,詩文精美、書法精妙,文字題趣將創作者的情感以文字表明敘述,亦以詞句表露畫面之外的情意。山水的畫面之妙,在枝柳、孤舟、水泊、奇峰中,藉由攝影者取景自然,展現畫面寓意。

  • 周志剛:如墨峰巒

    周志剛:如墨峰巒

    周志剛:如墨峰巒

    山雲襲來,為青山峰巒帶來如水墨般的多變畫意。自古「山川峰嵐」即是文人雅士吟詠、創作的對象。周志剛此系列拍攝於中國黃山、張家界等地的影像,以不同的視角,形構出雲霧中山勢千姿百變的面貌;雲海波瀾峰作島,攝影亦將氣韻凝聚於生動畫面之中。

  • 周志剛:吟詠四時

    周志剛:吟詠四時

    周志剛:吟詠四時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人杜甫以《絕句》表現即景生情的詩句賦予觀者想像,而周志剛則由照片打開另一個世界,引領觀者順著詩句走入影像之中的世界。在山清水秀、丹青墨飽的作品之外,攝影者亦以恬淡的色彩,框景出四時的景物變化,春夏秋冬、景物遞嬗,詩與攝影相映,是畫龍點睛,亦或你儂我儂,忒煞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