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認同即物件

認同即物件

1990年代初露頭角的年輕一代攝影家捨棄了前輩的人文主義攝影主題,開始透過物質性(materiality)與平庸(banality)的稜鏡審視日常生活。此外,女性藝術家儘管常被人以存疑的角度審視,仍步入了以男性為主體的攝影圈。這一時期標誌著該國接近恢復獨立在社會上的改變(改革重建政策、日益激烈的抵抗運動、群眾集會和示威)。



 



攝影家以受到蘇維埃無止盡又全面治理下的疲弱之眼,來環視其週遭現實;並未試圖掩飾那份疲憊和沮喪。他們將目光轉向最簡單的日常物件,作品中的自我感知是透過觸摸極度接近我們的事物而展開的——若它們被磨損或皺褶,會如何?這些攝影作品所捕捉的物件因此有了紀念意義,象徵著對個體性的無限渴望,渴望一個自由的地點、空間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