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給我一盞茶的時間:攝影家普萊斯與他的《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給我一盞茶的時間:攝影家普萊斯與他的《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展覽總說

1895年,日軍自基隆澳底登陸,一路往內地推進,清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流竄進城。原來繁榮熱鬧的臺北城頓然失序,映入眼簾盡是滿目瘡痍。攝影家喬治.尤維達爾.普萊斯(George Uvedale Price,1853-1929)站在淡水河的河岸邊,看著眼前兵馬倥傯之景,心中湧起無限感嘆,瀰漫茶香的大稻埕如今早已被眼前軍隊駐紮的景象取代,曾經的美好僅能從照片中回憶,同時也傳遞著普萊斯對於福爾摩沙這座美麗小島晦暗不明的前景的擔憂。


號角響亮的聲音和武裝士兵整齊的步伐,宣告了舊制度的終結。無論未來如何,這個小港口獨特而隨意自由的氛圍——它那唯一的魅力——如今已經永遠埋沒在新日本的陰影之中。

──喬治.尤維達爾.普萊斯,《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普萊斯與他的攝影足跡


19世紀中葉起,中國開港通商,吸引著許多來自歐洲探險家、攝影家紛至沓來,踏足遠東這片神秘土地,其中也有許多人來到了臺灣。他們抱持著對於東方世界的好奇,與西方帝國的眼光留下了大量的照片、觀察紀錄。這些圖像和文字不僅投射了帝國的知識權力和建構,更體現了他們經歷層層篩選後的「真實」。透過這些影像紀錄,我們更清晰地窺見百年前的臺灣。它展示了當時臺灣的多樣風貌,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材料。攝影家喬治.普萊斯與他的攝影作品為其中的代表之一。


喬治.普萊斯1853年生於印度浦納(Pune),其父親為英屬印度陸軍的高階將領。有關普萊斯的生平紀錄並不多,僅知他曾就讀於英國著名的羅素中學(Rossall School),並在19世紀末期開始在中國福建廈門一帶活動,曾為廈門德記洋行(Tait & Co.)工作。


德記洋行是蘇格蘭人詹姆士.泰特(James Tait,亦翻德滴,生卒年不詳)於 1845年在福建廈門創辦的洋行,主要從事「苦力」貿易。1867年,德記洋行在臺灣安平設立分行,在臺灣進行糖、樟腦的出口貿易,而到了1870年代後,德記洋行嗅到北臺灣茶葉貿易的商機,遂在大稻埕設立據點。


普萊斯跟隨著德記洋行對華貿易的拓展,踏足中國東南沿海大大小小之處,居住在廈門、臺灣等地。他曾以廈門、鼓浪嶼的特殊地形為題,記錄了當地的自然風光。他的鏡頭也同樣細膩地刻劃了人物形象,生動反映出中國東南沿海不同族群、性別與階層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產業活動等的豐富樣態。不管是寺廟裡的和尚及道士、大家族裡的千金小姐與僕役,還是工作中的苦力。透過普萊斯的攝影集,我們好似隨著他的一步一腳印,漫遊在19世紀末期的中國東南沿海,開拓了我們對當時的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的認識。


這本攝影集《北福爾摩沙的回憶》出版於1895年,以珂羅版(collotype)的照相平版印刷製成。其最具特色之處是,藉由影像展現了茶葉如何與人們的生活交織。普萊斯記錄了從北臺灣山區到大稻埕茶行的茶葉之路。不僅展示了茶葉生產的過程,也描繪了當時的繁榮景象。北臺灣的茶葉貿易連接了丘陵地的茶園和港口樞紐,茶商在大稻埕建造許多富麗堂皇、中西合璧的洋樓,大稻埕成為當時摩登的代表。他為每幀照片留下文字說明,詩詞般優美的字句,傳遞著攝影家本人對當時臺灣的看法,讓觀看者更理解照片的背景。這本攝影集的出版初衷雖早已無從得知,不過到了1895年日軍抵臺後,曾經繁華的街道變得紊亂不堪,不復往日的榮光。普萊斯鏡頭下的過往成為了清末臺灣的美好追憶。


另外,發行這本攝影集的別發洋行(Kelly & Walsh Ltd.)是這些珍貴照片至今仍能流傳於世的重要推手。別發洋行成立於19世紀中葉的上海,爾後又陸續在英國人的殖民地或居留地,如香港、橫濱、神戶和新加坡等地設立分行。別發洋行直至1960年代被收購前,除了引進各式西文著作外,也出版了超過450本英文書籍,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英文書籍出版及銷售商之一。


由別發洋行出版的作品多以在華外國人為目標受眾,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東亞的政治、社會、文化、風俗及語言工具書,甚或東亞各地的旅遊手冊。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文豪芥川龍之介(1892-1927)在1921年到中國遊歷至西湖時,使用的旅遊手冊《杭州旅遊指南》(Hangchow Itineraries,1918)正是由別發洋行所出版。


別發洋行的出版品致力於呈現西方人在中國的經歷和見聞,對於當時的歐洲讀者如何認識東亞世界有著重要意義。普萊斯的東方攝影集便在別發洋行的推波助瀾下誕生。1893年,別發洋行出版了普萊斯的第一本攝影集《漫遊中國》(Rambles With a Camera),爾後直至1901年,又陸續出版了《北福爾摩沙的回憶》(Reminiscences of North Formosa,1895)、《廈門》(Amoy,1897)、《鼓浪嶼》(Ku-Lang-Su or the Drum Wave Island,1897)、《清國人》(People of“The Land of Chin”,1897)、《相機的犧牲品,1897》(Victims of the Camera)、《大清衣冠》(Costumes in The Kingdom of the “Great Pure”,1900)、《天朝眾生》(Celestials,1901)等作。


普萊斯在1901年底結束在德記洋行的職務,隨後返回英國。此後,似乎再無相關的攝影作品。他所留下的攝影集,以及他在東亞地區所收集的各類器物,包括來自日本、中國、越南等地的錢幣及原住民服飾,這些寶貴的藏品如今散見於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拍賣市場。其中,器物藏品現典藏於英國牛津大學所屬的皮特瑞佛斯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北福爾摩沙的回憶》下的臺灣茶


19世紀初期,茶葉在種植面積日益增加,淺山的農民也漸漸將製作毛茶當成了副業,除了本島的內銷外,也載運至中國福建、廈門銷售。同時,福建廈門的茶商也將臺灣茶混在福建茶賣給洋商,進入國際貿易市場。不過,這個時候「福爾摩沙茶」的名號尚未出現,並且由於製茶及包裝技術等的限制,臺灣茶的品質與中國茶相比尚未形成競爭力。然而1860年臺灣開港,洋行紛紛在臺灣建立商業據點,使得臺灣茶終於有機會展露頭角。


1865年,英商約翰.杜德(John Dodd,1838-1907)憑藉其敏銳的商業眼光,看準了臺灣茶的潛力,將臺灣茶帶向世界舞台。杜德透過買辦李春生(1838-1924)的協助,在臺灣建立了「臺茶收購體制」。杜德在安溪買回了茶苗,並貸款給農民培植茶葉,先賣到了澳門取得了首度的成功。1868年,又引入了福建、廈門經驗老道的製茶老師傅,在臺灣建立精製茶廠。自此,種植、採摘、製茶到包裝,皆能全程在臺灣完成,無需再仰賴福建的製茶廠,使得臺灣茶能夠直接出口到美國市場。1869年,杜德令兩艘滿載著烏龍茶的帆船航向紐約,其茶香迅速擄獲美國人的喜愛。隨著福爾摩沙烏龍茶風靡全美,「福爾摩沙茶」的名號自此響徹美國市場。


然而,儘管臺灣茶在短時間內便在國際市場取得莫大成功,卻也面臨了諸多挑戰,如假茶混充高級茶,以及美國市場的拒買情況。特別是在1872年美國廢除茶稅後,大量的茶葉湧入美國,導致市場暫停購買臺灣烏龍茶。滯銷的烏龍茶堆積如山,就在一籌莫展之際,華商將滯銷的烏龍茶運往福建進行花薰處理,製成包種茶後轉往南洋市場,從而開闢了新的銷售渠道。1873年下半後,烏龍茶的在美的生意再次回升。杜德對品質的嚴格把關,使臺灣茶以其卓越的品質享譽國際。到了19世紀末,臺茶的分佈面積雖然比不上米、糖、樟腦,大多以北部的淺山地帶為主,如深坑、木柵、石碇、三峽、坪林、大溪等地。但是茶的出口值卻是最高,1866年到日治時期前夕的1892年,出口成長率竟達到百倍之多。


臺灣茶的成功帶動了北臺灣的經濟繁榮,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重要部分,重要的茶葉集散口—大稻埕也成為了普萊斯照片下「令人著迷的河港」景象。臺灣茶的蓬勃發展,不僅改變了當地的經濟面貌,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繁榮和進步,使得北臺灣成為一躍成為全臺的經濟重心。


本線上展覽將分為三個子題,現在請給我一盞茶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和普萊斯《北福爾摩沙的回憶》尋覓百年前茶葉生產的旅程。


展覽子題:

茶菁之後:茶葉的採摘與運送

茶籠之間:茶葉的揀選與烘焙

茶箱之內:茶葉的包裝與競合

參考文獻

1.    Howard, Joseph Jackson, and Frederick Arthur Crisp, eds. Visitation of England and Wales Volume 7. London: Privately Printed, 1893.

2.   Jankowski, Lyce. "Manufactured Collectables: An Example from Kuhn & Komor, Curio Dealers in the East." In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World Congress of Art History (CIHA 2016), vol. III, 1726–1731.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22 (dated 2019).

3.    “Notice”, The China Mail (Hong Kong), 8 January, 1902, p. 1.

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編,《清季中外使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5。

5.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2018。

6.    高傳棋,〈1895年的臺北城─從平靜到烽火〉,《臺灣學通訊》87(臺北,2015年5月),頁16-17。

7.    陳志豪,《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臺北:衛城出版,2021。

8.    黃怡嘉,《臺灣茶事》,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17。

9.    黃海濤,〈別發洋行考:兼論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別發洋行〉,鄭培凱、范家偉主編,《舊學新知集: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十周年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頁213-255。

10.    黃頌文,〈晚清臺茶產業的首次轉型─以德約翰(John Dodd)經營臺茶為例(1865-1870)〉,《臺灣風物》,73:4(臺北,2023年12月),頁103-150。

11.    黃頌文,〈清季臺灣開港前後英商杜德與寶順洋行的崛起(1850-1870)〉,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12.    黃頌文,〈華洋競合下英商杜德與怡和洋行的臺茶經營(1867-1881)〉,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22。

13.    達飛聲(J. W. Davidson)著、陳政三譯註,《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北:南天書局,2014。

14.    臺大人類學系、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海外博物館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網址:http://tecom.digital.ntu.edu.tw/main.php,瀏覽日期:2024年6月30日。


  • 〈臺北盆地的茶園與採茶女〉

    〈臺北盆地的茶園與採茶女〉

  • 〈在焙籠中的再製茶葉〉

    〈在焙籠中的再製茶葉〉

  • 〈待組裝的茶箱木板與製箱工〉

    〈待組裝的茶箱木板與製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