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3-12-07 ~ 2024-04-28
臺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201 ~ 203展覽室
展覽介紹
策展人|傅遠政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一張照片不是一種圖像、不只是一種對真實事物的詮釋,它還是一種形跡……」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回顧臺灣攝影百年來發展的面貌,「寫實攝影」以相機速寫,在193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攝影創作者們風行的創作方式,以直接且正視的視角,反映了生活縮影,積累並紀錄了臺灣的歲月容顏。在這些寫實且帶著時間感的影像中,不同世代的觀者,各自尋找著各自的閱讀共鳴基點,不論是與拍攝時代相近的讀者,尋找記憶中的生活經驗,或是年輕世代,由影像中的形跡,發掘與傾聽其中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經驗造就攝影具有多重、交疊且多義的閱讀可能性,因此攝影不僅僅是見證曾在的片刻,觀者亦透過照片閱讀,以記憶的拼圖來構建、想像影像中的一景一物,帶來曾在的感受。

  「曾在的形跡」透過兩位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邱德雲(1931-2014),他們從寫實攝影起步,以鏡頭紀錄動人的生活片刻,或長期注視土地家園,且各自積累出獨特的攝影語彙,在寫實攝影上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李悌欽由1960年代興盛的影會活動起步,在正職工作之外,投身於「大同攝影同好會」以及「自由影展」等業餘攝影社團。他以質樸且恬淡的鏡頭語言,透過相機快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隨著時代的流變,他在熟悉的城市中拍攝景物的風貌流轉,並在擾攘的街廓中,捕捉光影及造型,展現攝影者的心象與心境。

  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與家鄉苗栗的變遷,1960年代在鄉土寫實中成長摸索,深刻且貼近土地的精神,讓他的影像語彙以濃烈反差及強烈對比,表現對土地的感情溫度。1991年推動「硬頸攝影群」成立後,他更加著力深入苗栗鄉間,拍攝腳踏土地、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以及農村凋零的時代變奏。

  本展透過兩位攝影家無私捐贈的大批影像檔案及作品,藉由攝影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影像之間的對話,形構本次展覽。李悌欽與邱德雲兩位創作者,扣合著攝影的寫實精神以及時代價值,面對城市發展與農村轉型,展現出不同的攝影風貌。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 生活的氣息

    生活的氣息

    生活的氣息

      啟蒙於鄧南光、李釣綸等寫實攝影家的薰陶,李悌欽在平實的生活中,用膠捲紀錄著生活的片段,攝影為他帶來觀察的發現與創作的樂趣,而他曾經走過、拍攝的街頭景色,為我們帶來了開啟記憶的鑰匙,展現漫漫的寫實光景。早期的臺北街景、童稚的純真、巷弄間偶然巧遇的生活記趣,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時光,卻由攝影者細心框景、調整光圈及快門,等待景框中的小劇場一切到位後,再按下快門;速寫的影像背後承載了攝影者的等待,數十年後的我們回看著這些片刻瞬間,感受其中隨著時間所釀出的真誠影像,以及深鎖於影像中的生活氣味。

  • 寫實的面容

    寫實的面容

    寫實的面容

    穿過鄉間、走過城市,攝影者以層疊的膠捲畫面,紀錄了人與時代的面容,這些單純且直接的肖像,表現了人們的生活處境,並帶著觀者回首看向流逝的歲月。肖像面容自然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攝影將這一瞬間凝結於畫面之中,而觀者則透過面容中的表情、皺褶等符碼,解讀或猜想出一段段影像中的主人翁故事。曾經深刻的面容,歷經時間的汰洗而逐漸模糊,然而攝影者透過影像所傳達的溫情感受,仍悠然地存在畫面之中。

  • 走入現代

    走入現代

    走入現代

      由生活中取材,李悌欽的創作以臺北城為拍攝核心。影像見證了城市的轉變,不論是早年西門町的中華商場,或是一片稻田的合江街,似成追憶的影像,見證都市發展的風貌。農田中拔地而起的大樓開始林立,李悌欽的攝影亦嘗試著用鏡頭語言捕捉不同的「現代」風貌。瞬間快門的單張速寫攝影,轉向點線面的造型構成嘗試,拍攝城市中光影流變的摩登、時髦符碼;攝影紀錄下曾經已逝的農田,同時也展現簇新城市的流變光影。

  • 心境新象

    心境新象

    心境新象

      「心象攝影」是攝影者以景抒情、借物傳意的影像敘事。攝影者透過景物、靜物中的物件,汲取其中的延異符號,進而衍生出多重的意義;這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攝影手法,跳脫寫實而以寫意表現出拍攝者內心的主觀感受,成為了臺灣攝影界獨特發展出的拍攝風格。在李悌欽的心象創作中,他在城市角落,尋找內心的風景,透過主觀捕捉真實的影像,並以視覺語彙,例如光影、顏色、線條造型等不同元素的框景,營造出畫面的獨特氣氛,借此表現攝影者自身與景物間的感觸。攝影者的心境,藉由照片投射予觀者,讓觀者在其中循著可能的形跡進行發掘與感受,作品的詮釋空間,因此不斷在想象中擴延。

  • 加里山下的家鄉

    加里山下的家鄉

    加里山下的家鄉

    農人們低頭做事,抬頭所見的「加里山」,為中港溪、後龍溪帶來了農作的灌溉用水;加里山呵護著苗栗這片土地,以及作客他鄉、落腳定居的客家人。邱德雲成長於世代務農的家庭,草根性濃厚的性格,使他以寫實的鏡頭面向家鄉熟悉的農稼生活、童稚情趣、民俗活動。加里山下真切的生活,在他的影像中,以黑白的硬調呈現出感性的生活寫照,直接且濃烈的表現出寫實攝影中的人性觀點。

  • 硬頸.勞動

    硬頸.勞動

    硬頸.勞動

    客家話裡「著『水褲頭』的人」意思是耕田的人,「水褲頭」卻也有著「窮苦」、「寒酸」的語意。邱德雲帶著相機,拍攝苗栗地區的大小農庄,和農人們同樣的「水褲頭」,同樣的成長背景,拉近了他和被攝者之間的距離與情感,並對著穿著水褲頭,節儉、自食其力的精神感到驕傲。在春寒熝手的天氣,用鏡頭捕捉農民辛勤下田的肖像,在漁港、工地中,拍攝著付出勞力、汗流浹背的勞動身影。攝影者的在場,是與勞動者們並肩、一同站在烈日之下、寒風之中,藉由影像傳達出他/她們的汗水與力量。

  • 再訪農村

    再訪農村

    再訪農村

       1990年代後,苗栗縣工業就業人口大幅超越了農業,家鄉褪去了農業外衣,轉型成為工業縣城。長久以來「以農養工」的政策,為臺灣社會帶來了富庶的經濟成長,卻也因忽視農業政策,換來了青壯年流失、人口老化,滿是廢耕掏空的農田。守在田地耕耘的,僅剩下為著土地付出一輩子血汗的庄稼人。1991年隨著「硬頸攝影群」成立,邱德雲再次拿起相機,走訪苗栗拍攝風土人情,過程中他注意到年輕時造訪的農村已然頹圮,鏡頭中曾經是充滿氣力的耕田人,如今已是農村凋零的獨居老人。這促使邱德雲加緊以鏡頭紀錄苗栗家鄉廢耕的田地、轉型機械化耕作的農地、人口外移的農村景貌,以及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大量興建後,家鄉景觀的劇變。

  • 痕跡的溫度

    痕跡的溫度

    痕跡的溫度

      農稼器物,日復一日伴隨著農人們的工作、生活,它們是由生活經驗逐漸成形、因應環境風土而成形的文化。歷經了風吹日炙,使這些器物有著獨特的痕跡與手感溫度;它們是不可或缺,但卻最容易隨著主人凋零而被遺棄。1993年,邱德雲在紀錄頹圮農村與老人之餘,發現了這些農舍中被遺忘的農具及生活器具,「以物喻人」的拍攝想法也在他心中湧升。《風吹日炙》系列的拍攝計畫,歷經四年的時間拍攝了超過百餘件的農村生活器具;邱德雲在拍攝現場不刻意擺置這些物件,而在原本的環境中留下平實的影像紀錄。這些被遺忘的器物,餘溫猶存,它們的磨損與痕跡,隱然連結至那段曾經與主人彼此相互依存的勞動及生活時光。